任重道远,更须快马加鞭,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2024年1月25日上午召开了语文期末质量分析会。
各年级组长组针对期末测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总结,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一学期以来取得的成绩归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细致汇总和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
一年级组长王翠琼老师在全面分析一年级大作业检测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本组的教学建议:首先要继续加强拼音、字词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汉字的规范书写。其次在教学中,继续认真做好培优扶差的工作。最后要继续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好习惯,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背诵,多识字,多积累,提高识字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年级组长傅婷婷老师在全面分析二年级大作业检测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本组的教学建议:首先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应多关注课堂,教学应有侧重点,尤其是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多创设情境教学,要让学生增强对语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真实,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牢固掌握,夯实基础;最后,在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首要任务是让低年级的孩子养成阅读课文时学会圈关键词的习惯。
三年级组长吴春杏老师分析了年级期末测试的数据,将反映的问题一一呈现,并根据各种问题明确了接下来的改进措施:首先要继续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出现错别字的现象,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的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其次要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最后要在阅读课堂上多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加强习作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年级组长符宏霞老师对四年级试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向《新课程标准》靠拢,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积累运用,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优秀作文作品,从阅读中积累写作方法,同时也要多进行一些写作指导,注重作文教学,平时让学生多练笔,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为写作提供素材,以提高作文水平。最后要注重积累语言,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打好语言基础。
五年级组长谢妮娜以数据为依托,以标扣本,纵观级部全体同学的语文素养能力体现,总结优点、查找薄弱点、制定新计划,从主要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三方面进行细致总结与反思,通过精准的试卷分析,向老师们分享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读题、审题、答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双基训练,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制定好科学的学习和复习计划,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复习巩固,及时梳理归类,多听写、背默,及时纠错,通过小练笔、口语交际、练习题、阅读分析等形式加强练习,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要重视阅读教学,教给阅读方法,内与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运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平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让学生边阅读,边记录好词好句,有意识地背下来,并试着恰当地运用到习作中,同时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习作水平。
六年级组长陈丹老师从命题角度和学生测试情况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首先应该要把字词句段的训练应贯穿在各年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其次应该鼓励学生平时多积累多掌握一些常用词语,多了解一些名言警句、名篇名著。最后在平时的写作练习要鼓励学生把触角伸向生活,多观察、多思考,善于积累生活中的素材,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研主任陈汝娇老师希望全体语文老师继续砥砺前行,进一步领会幸福教育的内涵,把握教学的价值取向,让教育教学在深耕的泥土里开出灿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韩东升副校长对本次语文期末测试进行了精准的数据分析,指出要立足课堂教学,关注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力促教学质量稳中有进。
徐敏校长为本次质量分析进行总结,提出下学期要从学生发展实际问题着手,利用好课前一分钟,努力构建学本课堂。以课堂教学改革和建立多元评价为依托,助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本次的期末教学质量分析不仅是对工作的总结,更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帮助大家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使每一位老师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笔下丹青转琉璃,心中妙笔绘桃李。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踵步,方能致千里。相信在各位语文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砥砺奋进,谱写一小教学的新篇章。
审核:陈汝娇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