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 赋能向未来——文昌市第一小学2024年春季“开学第一课”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02-26  打印本页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日月始风华,万象启新朝。

用心守候,让美好如约而至。

携爱同行,让成长不期而遇。

这是期待已久的温暖相见,这是精心筹备的快乐重逢,文昌市第一小学按下新学期“启动键”,“开学第一课”从这里开启——

开学第一课之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

1.遵守交规、注意信号灯指示,过马路不追逐打闹、不低头玩手机(警惕“开门杀”),不要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2.乘坐公交、地铁时不要抢上抢下;乘车时不向窗外招手探头,乘车须抓紧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车辆、超载车辆。

3.未满12周岁不能骑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不在马路中间骑车、不逆行。

4.不要与机动车抢道,路口要四处观望,确认安全后再通过,不要在机动车道骑行,不要在路上并行骑车。

5.不要在车行道、桥梁、隧道或交通安全设施等处逗留,不要穿越、攀登或跨越隔离设施。

6.警惕汽车盲区。汽车在行驶和倒车时的存在视野盲区,同学们请勿在盲区玩耍、逗留。

预防溺水

预防溺水,同学们要做到“六不两会”:

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或戏水;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或戏水;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或戏水;

6.看到有人落水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校园防火

1.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无人教室的电器、照明开关保持关闭。

3.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及时向老师报告。

4.爱护学校的消防器材,比如走廊上的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其完好有用。

校园火灾逃生

1.火灾发生时,不要顾及贵重物品,可在走廊、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的地方,大声呼喊、敲击东西或是晃动鲜艳的衣物,警示他人或发出求救信号。

2.发生火灾时,请在老师和教职工的引导下有序撤离,千万不要盲目奔跑,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预防踩踏

1.发生拥挤踩踏时,两手十指交叉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两肘向前,护住双侧太阳穴,顺人流而行。

2.不慎倒地时,要尽快站起来,实在站不起来,十指交叉双手扣颈,双臂护头,双膝尽量前屈蜷成球状,护住胸腔和腹腔的重要脏器

3.靠近摔倒者的人应对后面的人群大声呼救,告知后方不要向前靠近。

预防学生欺凌

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学生欺凌的类型

身体欺凌

殴打、脚踢、推撞、拉扯等侵犯他人身体或恐吓威胁他人的行为。

语言欺凌

以辱骂、讥讽、嘲弄、挖苦、起侮辱性绰号等方式侵犯他人人格尊严。

财物欺凌

抢夺、强拿硬要或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社交欺凌

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社会交往。

网络欺凌

通过网络或者其他信息传播方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散布谣言或者错误信息诋毁他人、恶意传播他人隐私。

学生欺凌的类型

被欺凌者

突然不愿意上学、无端情绪变化、抱怨有同学针对他、身体出现伤痕、行为异常、睡眠出现问题。

欺凌施暴者

形成暴力倾向,容易引起更多的纠纷、打架斗殴。轻则,受到学校教育惩戒、纪律处分;重则受到国家法律的处罚。

欺凌旁观者

未能帮助防范、制止学生欺凌行为;间接助长了学生欺凌行为,还可能会变成下一个被欺凌者。

遇到欺凌行为,我们该怎么办?

保持镇定,谨记人身安全是第一

遭遇欺凌时,明确告知对方欺凌行为是错误的;切勿刺激对方,避免正面冲突,保护身体重要部位。如果正在遭受人身伤害根据自己实力采取正当防卫。

机智应对,寻机脱离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脱离的方法,例如周围有路人的时候,寻机向路人呼救。在被勒索时,机智应对,可以假装顺从答应。

及时救助

无论是否遭受伤害,应及时告知家长、老师、同学,不要隐瞒,不要独自承受。

保存证据

将被欺凌的整个过程通过书面、音频或者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提供给老师、家长、警察,以便还原事件。

释放和化解负面情绪

积极寻求在家长、老师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释放负面情绪,树立更加积极、理性的认知,消除创伤情景带来的身心不适感。

并不是所有的“冲突”都是学生欺凌

要知道欺凌和打闹嬉戏

打架斗殴或约架以及恶作剧

是有区别的

无法自行判断时

可及时与老师或家长沟通

千万不要自己藏在心里哦~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文明有礼是当代小学生

最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

和文明素质的体现

我们应该主动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小学生文明礼仪吧

↓↓↓

开学第一课之礼仪习惯
一、餐饮之礼

1.吃饭时不咂嘴,不口含食物说话。

2.夹菜时不在盘中挑拣。

3.等候家人一起吃饭。

4.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追逐嬉闹。

5.爱惜粮食,光盘行动。

二、游览之礼

1.便后及时冲水,不随地大小便。

2.不触摸文物,在景物上不画写、不划刻。

3.不追、捉、打、喂动物。

4.不攀爬景区设施。

5.带走自己产生的所有垃圾。

三、观赏之礼

1.提前入场,对号入座。

2.不随意走动,不高声讲话。

3.不站立和在通道观看。

4.观看结束有序离场,不拥堵通道、出口。

5.瓜皮果壳放入垃圾袋,自觉带离场馆或送入垃圾箱中。

四、仪表之礼

1.勤洗头、洗澡,头发、身体无异味。

2.指甲里无污垢。

3.不当众挖鼻孔、掏耳朵。

4.勤换衣服、鞋袜,保持仪表整洁。

5.坐立姿态端正,保持书包和个人物品整洁。

6.公共场合不脱鞋。

五、行走之礼

1.认识交通标识,遵守交通规则。

2.上学放学时走规定路线。

3.乘车有序排队,不拥挤、不插队。

4.上下楼梯靠右行,不上跑、不下跳,不并排前行,不推挤他人。

5.乘自动扶梯靠右站立,空出左侧通道。

6.不乱按电梯的按钮。

六、言谈之礼

1.对师长不直呼其名,使用敬语。

2.接听电话先说“您好”,通话结束说完“再见”,再挂电话。

3.不用带侮辱性的绰号称呼别人。

4.在校园和公共场所讲普通话。

5.不说脏话、谎话。

七、待人之礼

1.记住爸爸妈妈的生后及时归还并致谢。

八、活动之礼

1.升国旗时脱帽、注视国旗行队礼,唱国歌声音响亮。

2.参加入队仪式、毕业仪式等活动时,着装整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

3.仪式活动中按规行礼,肃立倾听,不随意交流、走动。

4.清明祭扫不穿鲜艳衣服。

习惯能够塑造一个人,

从小养成良好习惯,

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新学期来了,

同学们一起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吧


开学第一课之学习习惯

预习的习惯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身自学能力和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问题,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是获取知识最基本的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因此,观察被称为学习的“门户”和打开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学都应当学会观察,逐步养成观察意识,学会恰当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善于提问的习惯

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切磋琢磨的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展开讨论。每一个人都必须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过程,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有的孩子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这些不良习惯会严重地影响学习效果。

复习归纳的习惯

复习就是消化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复习是对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提炼,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重点化。

每天尽量把当天所学的知识都复习一遍,每周再做总结,一章学完后再复习一下。对记忆性知识的复习,每一遍的用时不需多,但是反复的遍数要多,以加深印象。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归纳。

客观评价的习惯

同学们应该从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