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01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痛苦,而是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1.智力正常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均属正常。
2.情绪稳定
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和满足感,情感协调,心胸宽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乐趣。
3.意志健全
在意志行为中,有好奇心、勤奋,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坚定性。
4.适应环境
能根据客观情况调整自我,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5.热爱生活
具有强烈的生存现实感,勇于尝试,能从失败中看到成功。
6.人际良好
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保持独立人格,并能客观评价他人。
7.反应适度
对各种刺激都能做出相应的反应,既不反应过激,又不迟钝。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问题
常见的有学习困难、被动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随着课业内容及难度的增加,父母期望值过高,有些青少年容易产生畏难厌学等心理问题;有些青少年甚至认为自己前途渺茫。
2.网瘾问题
现今社会,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想象;有些学生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意志力又比较薄弱,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3.情绪问题
青春期的学生正值叛逆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其中焦虑、抑郁最常见。
4.人际关系问题
青春期阶段,学生开始建立与家庭分离的自我认同,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独立性,内心有不安全性,一方面,他们要求独立,希望能够摆脱依赖父母的生活,渴望走出家庭,建立伙伴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又缺乏自信、害怕挫折,总是担心自己的缺点和短处不被人接纳,甚至让人生厌;与此同时,与父母的代沟、被同学冷落忽视、与老师关系不好等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出现了心理问题的表现
1.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持续的睡眠质量差。
2.较长时间感觉惊恐不安,失去安全感。
3.对自己、他人失去信心,对学习、生活极度失望。
4.感觉无助、空虚,情绪持续低落。
5.不想和他人交流,性格突然变得内向,甚至孤僻。
(一定要善于观察,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状况,并持续超过两周,家长和老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帮助。)
当孩子与家长、老师共同努力后,上述问题若仍无改善,请务必到医院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指导与治疗。
家长应该如何做
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或许特别关心,可是,您了解您的孩子吗?您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吗?请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倾听他们的声音,提供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让孩子感到安全,愿意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忧虑、担忧和喜悦。
那具体怎么做呢?很简单,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开放的对话氛围,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情感,在他们讲述时,倾听他们的意见,不要轻易批评或忽视他们的感受。尽量不要对他们的情感做出评判,而是表达理解和接纳,允许他们做自己。
与孩子一起面对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见挑战之一,消解它的最好办法是我们与孩子一起面对。首先,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应对负性情绪的有效方法。比如良好的时间管理、制定合理的目标、培养适应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尝试体育锻炼和放松活动。
同时,让孩子知道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让他们知道他不是一个人,不必独自面对这所有不好的一切。
其次,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探讨负性情绪的来源,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来有效管理负性情绪。例如,教导他们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包括充足的休息和娱乐时间,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活动,如阅读、绘画、运动或冥想等。
最后,爱人先爱己,我们也要观照自身,自己好了,孩子才能好。
有些家长不断抱怨说:“我无法控制孩子使用手机!”让我们想一下:难道手机就是问题所在吗?手机只是一种工具,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即使没有手机,可能还会有其他东西阻碍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孩子理性看待手机,认识到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约定的手机使用时间等方式来引导孩子,而不是采取强制手段。其实,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到不开心,亲子关系不理想,甚至存在冲突,只能借助手机来消磨时间或寻求刺激和快乐。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通过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体验到真实关系的乐趣,超越冰冷的手机。
良好的家庭氛围亦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父母关系和谐能让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孩子的心灵注入成长的力量。和谐家庭中的孩子,受家庭亲情氛围的影响,更易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完备的人格。家长们要积极创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为孩子打造一个温馨的心灵港湾。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在此请家长们做到:
①有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要相亲相爱;
③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④尊重老人、关心老人,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要热情地欢迎;
⑤家里要有笑声、歌声;
⑥与邻里和睦相处。
孩子的情绪变化是反映其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家长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孩子有异常情绪时请及时与学校沟通,并寻求专业的帮助。不要讳疾忌医,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我们相信,通过家庭和学校的细心关注和正确引导,我们可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和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许他们一个光辉灿烂的未来!
文昌市第一小学
2024年5月6日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