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光无限好,美不胜收学意浓。为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我校于2024年4月23日开展观名师优秀课例学习交流研讨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参加。
聆听名师
本次观看的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这本书的主旨是离别、成长,本节课重在整理和概括,旨在学生把整本书读完后,帮助学生经验结构化,并且把感性的阅读经验上升到理性的概括和认知,在这个归纳整理的基础上,进而引导学生去读更多更好的书。
本课的导读策略分为简化:梳理整本书的结构——深化:把握整本书的主旨——内化:接受整本书的滋养中成长三个部分,主旨在于引导学生敞开学生自己的审美,进入人物角色、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假想与人物对话,沉浸其中,把小说中的一切都当成真的,链接学生自己的生活,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进而体会小说关于离别和成长的主旨。
总结收获
每一次听王崧舟老师的课,总是收获满满。王老师的课堂总是给人一种挥洒自如的感觉,他的每一次提问,每一次引导,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看似信手拈来,却又精心布局。他诗意的语言,巧妙的引导,扎实的铺垫虽不事雕琢,却又大气磅礴、厚重深邃。
谢妮娜老师
我特别喜欢王崧舟老师《城南旧事》整本书阅读这堂课,我觉得这堂课有两个亮点很值得我学习。
一、要抓切入点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突破点
我觉得我们的学生阅读课外书时间是不多的,尤其是没有整块的时间,高年级学生更是很少有整块的时间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跳跃性、碎片化、不完整的阅读时间里保持阅读兴趣和耐心呢?我觉得,咱们老师和家长可以先在导读这方面做好功课,导读课上要充分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推进课上,要找到一个切入点作为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突破口,设计阅读单,跟踪学生的阅读脚步,帮助学生对主人公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在这堂课中,王老师以《送别》这首曲子为切入点,引出书中两次出现这首曲子的片段。引导学生了解,整本书的五个故事中的五个主要人物,最后都和英子告别了,以此来推进,让学生一步步了解英子的成长过程。整个设计特别巧妙,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注重阅读方法的引领。
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十分注重阅读方法的渗透,处处可见老师的方法指引。引导学生会读书,会品析。本节课,王老师引导学生品读细节,抓关键词句,抓人物性格特点,抓心理活动等阅读方法,把握人物形象,理清人物关系。
符雪影老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其中,“整本书阅读”作为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隐藏在课堂中的隐形路牌,能真正助力于学生、实践于教学的语文课堂实践才是核心素养落实、扎根、发展的媒介。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我们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今天观看王崧舟老师的《城南旧事》,受益匪浅,关于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也有了一点方向。
1.王老师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着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侧重阅读策略的指导。
2.在学生阅读实践的基础上,王老师作为平等的阅读主体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思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读写中心”为引擎,以学生为中心的读写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丰富阅读资源,开发多元阅读模式,注重读写结合,提升整本书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吴波老师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巧妙地运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梳理五个主要故事的离别主角和他们的离别方式,化繁为简,为下文讨论这些离别主角对英子成长的影响做铺垫。王老师善于让学生链接生活实际,走进书中人物角色,从而让学生接受了整本书的精神滋养。如“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离别吗?经历过离别的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呢?”这样的问题就成功链接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明白离别就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都能从离别中得到成长。
范平金老师
王崧舟老师使用了以下三点策略:
一、简化:梳理整本书的结构
王老师巧妙地运用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梳理五个主要故事的离别主角和他们的离别方式,化繁为简,为下文讨论这些离别主角对英子成长的影响做铺垫。
二、深化:把握整本书的主旨
为了让学生把握这一主旨,王老师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设计:
(一)创设情境,渗透主旨
(二)梳理结构,明确主旨
(三)聚焦典型,体会主旨
(四)进入角色,内化主旨
三、内化:接受整本书的滋养
读小说,学生也在读自己。如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小说最美好的东西,化作了自己的东西?如上文所说,王老师善于让学生链接生活实际,走进书中人物角色,从而让学生接受了整本书的精神滋养。所以整节课,学生通过《城南旧事》,链接了自己的生活,链接了自己的生命世界,让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心灵得到了滋养。
蔡丽妹老师
王崧舟老师出示用心地绘制出文本的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结构,明确主旨。文本中出现了五次离别,每一次都在作者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都拿出来一一鉴赏,课堂上时间又不允许。在这里,王崧舟老师聚焦典型即最后一次离别,作者与爸爸的离别来深化主旨。王崧舟老师通过对比等手法,引导学生探索英子的成长,一步步走进英子的内心,通过一次次的追问,让学生理解了离别对于英子的成长意义,层层递进,深化内心,让学生体会文本主旨。
杜雨雨老师
今天听了王崧舟老师执教的《城南旧事》,我也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在这一堂课中,我读懂了,整本书教学也要落实好语文要素,要带领学生把感性的阅读经验上升到理性的概括和认知。听完这节课,我也更加明晰了整本书阅读指导的策略——先简化,梳理整本书结构;再深化,把握整本书主旨;最后内化,接受整本书的滋养。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不仅是一篇文本,一本著作,而是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使学生的语文素养真真切切地得到提升。
教之美,在于收获与沉淀;研之美,在于钻研与提质。本次观优秀课例学习活动的开展,对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相信老师们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将所见所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整本书阅读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帮助学生在阅读之路上取得“真经”,让阅读真正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图文:詹文纬
审核:梁凤月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