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 安全不放假——文昌市第一小学暑期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4-08-10  打印本页
预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愉快的暑假已经过半,气温也逐渐升高,学生溺水事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了切实做好学生的防溺水工作,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文昌市第一小学特此致信,希望家长与学校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和监管。

一、认识溺水,警惕危险

溺水往往发生得快速又突然。2分钟就可能发生窒息,4~6分钟就可能发生溺亡。同时,溺水可能是无声的,并不伴随大喊大叫,这增加了及时发现的难度。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易发生溺水的场所有所不同。4岁以下幼儿溺水易发生在家中脸盆、水缸、浴池等蓄水容器;5~9岁儿童则多在水渠、池塘、水库等地方遇险;而10岁以上孩子的溺水更多发生在江河、湖泊等自然水域。此外,管理不规范的泳池和戏水场所也是儿童溺水的高危场所。

二、预防溺水,家长如何做?

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同时,家长要切实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在孩子外出游玩时,要关注孩子的行踪和安全。切实做到“四知道”,即: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并提醒做好安全防护,特别是在放学、周末、节假日等孩子易脱离家长监管的时间段,要特别留意孩子的活动情况,确保孩子不到危险水域玩耍或游泳。

三、会自救,会施救

1.科学自救

一旦遇险,保持镇静,屏住呼吸,踢掉鞋子,放松肢体,尽可能使头部后仰,口鼻部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当救援者出现时,不要惊慌抓抱救援者,听从救援者指挥。

2.安全施救 

遇到溺水者,首先保持冷静,可采用“叫叫伸抛法”进行救援。第一个“叫”是大声呼救,第二个“叫”是拨打急救电话;“伸”是若有竹竿等物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伸给溺水者;“抛” 是可抛掷漂浮物如救生圈、泡沫块等给溺水者。切记,不要贸然盲目下水施救,以免发生次生事故。

3.正确急救

迅速救上岸:最好从背部将落水者头部托起,或从上面拉起其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清除口鼻堵塞物:让溺水者头朝下,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和鼻腔内杂物。

倒出呼吸道内积水:救人者半跪,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头朝下,拍背。

人工呼吸:对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吸氧:现场有医疗条件,可对溺水者注射强心药物及吸氧。条件不足的,用手或针刺溺水者的人中等穴位。

脱下外套:如果溺水者身上穿着外套,要尽早脱下,湿漉漉的外套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

守护生命,远离危险水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让“守护生命,远离危险水域”成为我们共同的信念和行动指南,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美好的未来!


文昌市第一小学

2024年8月10日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