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每个人都是食品消费者,食品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追求。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为“诚信尚俭,共享食安”,旨在引导食品企业诚信自律,依法依规生产经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持续巩固反食品浪费成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推动树立文明理性消费观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倡导食品消费“尚俭”新风尚,重温食品安全要点吧!
01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食品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大因素,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成长健康情况,儿童的食品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食品卫生安全更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02
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1.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自己的餐具洗净消毒,不用不洁容器盛装食品,不乱扔垃圾,防止蚊蝇孽生。
2.经常蒸煮消毒厨房用具,保持厨房用具清洁。
生熟分开
1.生熟食物要分开生的肉、禽、蛋、海产品、蔬菜等要用塑料保鲜袋、纸袋或适宜的容器装好后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底层;可以直接食用的乳制品、熟肉制品、罐头、饮料和水果等要放在冰箱冷藏室或冷冻室的上层;冰箱中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2.加工食物的厨具、容器要生熟分开处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开使用,用后要分别清洗干净。
食物要彻底煮熟烧透
1.烹调要煮熟、烧透正确的烹调方法和适当的温度,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有害微生物,烹调食物的温度达到70℃有助于保证食用安全。因此,加工肉、禽、蛋、海产品等食物时要煮熟、烧透,尤其是烤肉、肉馅、大块的肉和整只鸡等。如果用小火,由于温度低,就必须延长时间,即“小火慢炖”。
2.再次食用要彻底加热熟食室温放置后再食用,要二次加热;从冰箱里取出的生冷熟食,特别是剩饭剩菜,也不能直接食用,一定要彻底加热,蒸、煮、热透。重复加热剩菜剩饭,最好不要超过一次。
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安全的温度是指不适于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度。在5℃以下,60℃以上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微生物可减缓生长繁殖的速度,或者停止生长。即5℃-60℃,是食物不安全的危险温度。
1.室温不安全在室温下,熟食存放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熟食和易腐败变质食品应冷藏存放(5℃以下);烹调好的食物在食用前要保持在60℃以上。室温放置时间越长,微生物生长繁殖的风险就越大。从安全角度考虑,食物出锅后应立即食用。
2.食物冷却后再放冰箱存放。如果把温热的食物直接放入冰箱冷藏室,会导致冰箱超负荷运转,食物中心温度无法快速下降,致病菌可能会趁机大量繁殖达到足够引起中毒的数量。因此,要待食物冷却至室温再放入冰箱冷藏室存放。
3.生肉类不要反复冻融畜肉、禽肉、海产品等,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块,分别包装。每次加工前取用小包食物,避免反复冻融而加速腐败变质,或造成营养素的破坏和丢失。
4.定期清理冰箱“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要存放过久。时间一长或包装破损易造成交叉污染,或食物腐败变质,失去最佳食用价值。家庭自制食品在冰箱冷冻室的存放时间不要超过1个月;预包装食品即使在保质期内,最好也不要超过3个月。先买的先吃,时间过长的食品最好不要食用。
5.不买、不吃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1.选择新鲜的蔬菜水果,没有霉变的主粮、豆类和花生等,适当清洗、削皮,降低风险。
2.食品制作的全过程要使用安全的水,包括清洗果蔬、加工食物、清洁烹饪用具和餐具,以及洗手。
3.不用未经处理的河水、雨水和雪水加工食物,避免因环境污染引起食源性或水源性腹泻等。
食品安全卫生“六要”
1.教育孩子吃东西前要洗手;
2.食用食物前要一闻二看三品;
3.日三餐要合理,每日膳食要均衡;
4.生吃瓜果要洗净;
5.选择食品时要注意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6.要珍惜粮食、文明消费,崇尚节约,抵制铺张浪费。
食品安全卫生“六不要”
1.不要在校园周边、街头巷尾的无证小摊点购买“三无”食品;
2.不要购买来历不明的产品或过期食品;
3.不要挑食、偏食、暴饮暴食;
4.不要经常食用高油脂、高热量、低粗纤维类食品;
5.不要食用野生蘑菇、野菜、野果及野生动物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食物;
6.不要吃冷菜冷饭。煮熟后放置两小时以_上的食品,应重新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03
践行光盘行动,塑造“食尚”新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
有一种公益叫“光盘”
有一种习惯叫“光盘”
吃多吃少,光盘最好
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光盘行动”要从这些方面做起
04
食品安全小贴士
“饮食健康千万条,食品安全第一条!”亲爱的家长朋友,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心系千万家,也心系学校。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希望我们共尽一份应有的责任,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