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文昌市第一小学在和美厅举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市级核心校与样本校交流活动(小学第一片区)。
此次开展活动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工作进行阶段性梳理与小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市级核心校与样本校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打破学校间的信息壁垒,形成良好的教育合作生态。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发展趋势、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促进片区内教育的协同进步,以点带面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应用。
活动安排
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课例展示、经验分享、专题分享和总结展望四个主要环节。
活动安排表如下
↓↓↓
参会人员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文昌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符小媚教研员、文昌市第一小学徐敏校长、翁田中心小学陈俏虹校长、昌洒中心小学黄坚校长、文昌市第一小学韩东升副校长、龙马中心小学潘英副校长,以及第一片区各个小学的教师代表团队。
开幕致辞
韩东升副校长在开幕仪式上强调,智慧教育平台应运而生,为教研注入全新活力,搭建起片区交流协作的优质桥梁;打破地域、时间限制,优质课程资源一键共享,教学案例、学术研讨资料触手可得,让不同学校、不同经验层次的教师能汲取多元养分。
于教师成长而言,这是加速蜕变的“训练营”;于学校而言,彼此间也能借此精准帮扶,薄弱校对接优势校,携手共进。
本次活动,望各校深度挖掘平台功能,大胆实践,把新技术融入日常教学;真诚分享教学心得,交流困惑,集思广益攻克难关;同时着眼长远,探索常态化合作机制,让片区教研依托平台结出累累硕果。
课例观摩
首先由文昌市第一小学的梁凤月老师做国家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应用技术展示课 。梁凤月老师在教授《伯牙鼓琴》时颇显非凡的教学魅力。课前精心筹备,课上全心投入,引导鞭辟入里,朗读声情并茂。她巧妙地运用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的随机点名互动工具组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在她的口中念出的那一句句“善哉”,仿若重现伯牙与子期的心有灵犀画面,让学生深刻领略到“知音难觅”的深切之情,梁凤月老师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尽显其中。
接着由杜雨雨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双师音乐课—《我怎样长大》。这堂音乐课上,杜老师教学手段多样,沉侵式带领孩子们感悟成长的意义。在歌曲教学中细致分解歌曲,采用双师课堂模式,线上的优秀教师资源被引入,而线下的教师则自如地将线上的知识进行本地延伸与拓展,充分展示旋律与歌词背后的成长内涵,用生动的肢体语言引导节奏。同时,注重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想法。互动时,杜老师巧妙运用口风琴创造节奏、用歌声唱出成长的渴望,完美地回应了老师的执教,整堂课宛如一场成长旋律的盛宴。
片区交流
小学第一片区的各校教师代表发言,深入交流在使用平台教学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技术上的细节问题,徐敏校长、韩东升副校长和侯秀玲副主任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现场的交流氛围轻松愉快,也让在场的教师收获颇丰。
专题分享
教研室侯秀玲副主任的专题汇报《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洞见。专题分享从未来趋势、数字化教育推进、智慧化教学平台赋能、教学模式创新和生成式AI应用等五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分享。她创新性地运用视频进行剖析,强调了教师应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积极利用技术和AI软件优化教学流程。通过实际运用展示和实例操作,使整个专题分享内容更加生动有趣,让与会者对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此次专题分享不仅让与会者认识到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还让他们深刻理解到教师应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积极利用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流程。通过实际运用展示和实例操作,与会者对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与教学模式创新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这将对他们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落幕展望
韩东升副校长做活动闭幕式总结。本次活动共分为四项,两节课的观摩、一次经验交流和一次专题讲座。课例观摩里,授课教师巧用平台资源,动画演示、随机点名,学生参与度远超往昔;专题研讨环节,大家围绕平台使用技巧、教学融合策略畅所欲言,碰撞出诸多新点子。专题讲座中,侯主任引领我们感受未来,未来的教育,未来的课堂,数字时代的教育要怎么样,我们要如何去用好平台开展教学。
在未来的教育和未来的课堂中,我们应如何利用好平台开展数字时代的教育,也是一个需要持久且深入研讨的问题。一方面,组织多轮平台实操培训,让教师熟练驾驭;另一方面,联合各方优化资源建设,贴合学科特点;再者,强化技术保障,确保网络稳定。
智慧教育平台潜力巨大,本次活动是良好开端。愿大家携手深挖其价值,为片区教学革新注入持久动力。
图文:许林敏
审核:陈汝娇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