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研以善教 行思以致远——文昌市第一小学数学组五年级课堂教研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3-24  打印本页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研是教学的引擎”。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标背景下,为有效通过教研深化数学教学改革,让抽象的概念落地生根。我校于3月12日上午第二节课正式开启本学期的教研公开课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水满乡中心学校的领导、老师们。本次活动由王芳怡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单式折线统计图》一课。

本次活动之前,同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及多次磨课,使得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本节课围绕“折线统计图”展开,它是在学生掌握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在本节课中,借助“身高测量”情境,引导学生从条形统计图过渡到折线统计图,能让学生清晰认识两种统计图的异同与适用场景,为后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及复杂统计方法奠定基础,助力学生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发展。

课堂中,同学们沉浸课堂,跃跃欲试。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24年印刷)数学五年级第七单元第104页例1。王老师从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入手,根据问题的需要,把数据整理成单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知道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知道针对不同问题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逐步感知统计学基于合理性的价值判断准则,培养科学精神与理性思维,渗透辩证思维与全局观念。这节课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完美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密切结合,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教学任务。

“听”中学巧法,“评”中会勤思。课后,在侯秀玲副主任的主持下,数学组老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王芳怡老师

王老师对自己本节课进行了反思,首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及教学过程,随后对自己本节课的不足做出了反思。她指出本次课是在学生绘制统计图环节,部分学生对数据的标注不够准确,今后应加强绘图细节的指导;在数据预测环节,部分学生难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预测,后续教学需增加生活实例,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另外,在教学时间把控上,练习题的讲解略显仓促,导致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以后要更合理地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能让学生充分掌握。

云惠敏老师

1.注重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设计中,注重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注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3.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与对比。将静态的条形统计图动态化,转变成我们所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直观感受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并对两种统计图进行对比得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注重课堂与AI技术的结合。

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过少。

邢建国老师

1.教学目标明确。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层次要求,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与分析技能,通过真实情境提升数据预测能力,渗透辩证思维,体现“用数据说话”的学科思想。

2.教法逻辑清晰,重难点有突破。本课以“身高变化”为情境主线,通过动态课件将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直观揭示“点表示数量,线显示趋势”的核心特点,对比分析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折线统计图在趋势分析中的优势。

3.教学设计融合学科育人的教学思想。通过“折线统计图里的中国”视频数据,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分析身高时渗透健康意识,体现了数学的生活价值。

建议:设计问题可以更加准确和具体。

冯春丽老师

1.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凸显数学的应用价值。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程安排了三次的讨论交流,给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与空间,使他们亲身经历了数据的整理、分析、表达和描述,从中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3.注重数据意识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读图分析,用数据来说话,尽可能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借助已有的数据来分析、推测以及完成练习。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不合适。

2.课堂组织语言,引导语言能力还需提升。

侯秀玲副主任

1.对教材,教学重难点把控准确,整体落实了教学目标。

2.如何进行课堂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我们全体老师去探究。适当地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3.王老师娴熟运用AI技术。在课堂中运用到了数字人辅助教学,还融入了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功能,使我们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建议:

1.在教授画法之前结合板书来进行总结,再进入画法。

2.展演学生作业时,可展示错误的画法,规范学生画法。

韩东升副校长肯定了王老师的教学基本功,并表扬了王老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熟练应用,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

1.本节课应在练习环节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数学课堂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中有必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3.认识、绘制、分析、应用四个板块是本节课的侧重点,在教学本课时应先做到认识充分后再去进行绘制、分析及应用。

4.应及时应用课堂生成。展示错误时应让学生及时改正。

最后,徐敏校长也做了精彩的点评,并指出在老师上课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理解分析题意,每个环节的主要问题要准确、具体、有支持点。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看到了集体备课与磨课的成效,也见证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成长与反思。不同老师的点评与建议,为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无论是教学细节的雕琢、时间的合理把控,还是学科融合的深化、学生思维的培养,都为后续教学提供了宝贵经验。

“勤研以善教,行思以致远”,教研之路永无止境。希望全体数学教师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在未来的教学中,持续深耕课堂,让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绽放更绚烂的光彩,助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知识、发展思维,走向更远的未来。

供稿:郑春恋

审核:侯秀玲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