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为美食 “语”众不同——文昌市第一小学英语组开展三年级英语课研究活动
新闻来源:本站 时间:2025-04-14  打印本页

为了促进英语学科教师自身的学习和教学素养的提升,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我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提高。4月9日下午,石杨柳老师和三(1)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的研究课。授课内容是外研版三年级下册Unit3 Yummy food一Fuel up.

备课 磨课

课堂展示

课堂上,孩子们坐姿端正,目光紧紧跟随着老师,全神贯注地聆听知识,沉浸在求知的氛围中,认真汲取每一个知识点。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这堂美食英语公开课暂告一段落,但孩子们对英语和美食的热情却丝毫未减。期待在未来的课堂中,能有更多这样别开生面的学习体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成长。

评课议课

石杨柳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Fuel up板块。语篇呈现图文并茂、节奏轻快、渗透拼读规则并配有录音的韵句,听说部分通过提供真实图片,同时融入文化元素,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世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并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根据语篇内容和学生学情,设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1.在图片和录音的辅助下理解韵文内容,感受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Kk和Gg在单词中的发音。

2.在读和观察中发现和归纳字母Kk、Gg的发音规则,并尝试拼读其它含有字母Kk、Gg的单词。

3.通过提取听力信息,丰富语言表达,了解不同国家的典型饮食及文化寓意,感受饮食文化差异。

4.运用核心句型“I like....” “It’s got....”“ It is....”等介绍自己的家乡美食。

本节课我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落实主要是通过给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在听音选择、阅读韵句观察语篇配图圈词、同桌合作练习拼读单词、互相交流自己喜欢的家乡美食等活动中去感知、理解、运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不足之处:

1.在新词教授环节的节奏比较多,导致学生互相分享美食环节的练习时间不够。

2.对核心句型操练不够。

3.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得还不够。

符美玲老师

本堂课的活动设计非常丰富,并且贴近同学生活实际,有同学喜爱的歌谣、歌曲、竞赛,充沛调动了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使同学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并且这些活动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先易后难,先是个人说,然后是两人合作说,再小组合作说,让同学运用语言进行充分练习说话,充分培养了同学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韩春蕊老师

在Free talk环节,石老师巧妙地以自己在茶店享受下午茶的惬意照片为切入点,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食物这一热门话题,瞬间激活了学生们脑海中的背景知识,为即将开启的学习之旅铺就了顺畅的道路。教学过程中,石老师全方位兼顾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培养。听力训练部分别出心裁,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常规的勾选答案,精准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捕捉,又设计了听后粘贴食物图的趣味活动,充分锻炼学生从听力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听力理解水平。同时,在夯实语言基础方面,石老师不遗余力。教授新词时细致入微,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快速理解并记忆;学习字母发音时,更是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精准掌握发音要点。而Retell环节堪称点睛之笔,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输出和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畅所欲言。整堂课下来,学生们沉浸其中,收获满满。

林铄青老师

整堂课石老师在各个教学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层层引入,衔接非常自然,内容整合的十分紧凑。石老师在新授单词时采用了自然拼读法,老师利用任务单,以问题为依托,帮助学生了解内容,并通过设计多种教学活动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多样化。石老师的作业布置涵盖了本课所有的重点内容,达到了很好的反馈效果,而且形式多样,难度不大,学生可以很好地完成,非常合理,也很实在。

陈岸老师

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教学目标明确,各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衔接比较紧凑。石老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自始至终老师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入真实贴切的情境中,呈现新知识,运用直观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积极性,促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且富有活力。如:热身环节后,老师借助一张喝下午茶的场景引出afternoon tea,接着与孩子们谈论相关食物,然后导入课文并学习。每一个教学环节,老师都设定了明确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降低难度。比如在教学单词时,老师借助自然拼读法把元音字母的发音,或者是字母组合的发音都呈现给孩子们并指导拼读。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降低了学单词的难度,值得借鉴。

陈璐副教导

本节课以目标为引领,以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路径,成功实现了语言能力、文化意识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是一节兼具趣味性、思想性与实效性的优质课例。

一、教学目标明确,活动设计始终围绕目标展开,从词汇学习到综合表达层层递进,体现了“学用结合”的理念。

二、创设真实情境,点燃探究热情。教师充分落实新课标“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要求,打造沉浸式课堂。以“各地特色美食”为切入点,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还原文化场景,增强学生代入感。“为家乡美食设计英文介绍”,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激发表达欲望。

三、价值观浸润无声,实现学科育人。本节课巧妙融入德育元素,凸显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通过对比中西下午茶文化,引导学生欣赏文化多样性,并自豪介绍家乡传统美食。

改进建议:

1.部分视频内容难度较高,可放慢播放语速,或分段播放辅以教师解说,降低理解门槛。

2.针对学生语言水平分层设计任务,如为基础较弱学生提供句型模板。

3.充分利用教材主情景图,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主题,形成结构化认知框架。

徐敏校长强调,要充分利用课前一分钟,让孩子上台锻炼口语表达。还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给予驱动,落实教学目标。

英语课堂教学之路漫漫,道阻且长,但我们每一次活动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涌现更多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我们也相信,只要不断思变、整合、创新,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供稿:何玉珍

审核:陈   璐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20 ©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创技术 琼ICP备19003989号-1 文昌市第一小学